今天來給大家看個真實案例分析(以下為案例故事):
我是一名項目經理,在過去的四個月里,我把一個項目帶崩了(上線后頻出問題,用戶無法使用)。在最近的幾天,我每天都在反思自己,我都在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我做錯了什么?
2.我在其中占有多重的因素?
以下內容,我將回答以上問題,并在最后說一下我的補救措施。
1 項目和團隊背景
首先給大家說明一下項目背景,以便各位對此項目有更清晰的了解:
1.該項目是一個二次開發項目,第一個基礎版本(打印申報系統)也由我帶領開發。
2.系統是需要和國家系統對接,有三條主流程。
3.需求頻繁變化,由于系統需要對接國家系統,需求方對需求也不甚了解。曾在5月份一個月內需求變更超過8次,都是主流程變更。
4.項目大小按照最初需求估算,約在100人天左右。
5.項目兩條主流程無法測試,依賴于外部U盾,但開發過程中并沒有U盾。
6.客戶現場使用U盾調試和開發時間約為20天左右。
7.我當時同時負責大大小小4個項目,沒有進入開發,僅管控進度。
8.團隊成員共3名,其中兩名是當時開發基礎版本的項目成員,他們對此項目較為熟悉。
9.項目推進過程中,需要多次去現場調試測試,由團隊中的兩名工程師共同前去。
2 我做錯了什么
2.1除了監控進度,還要管理質量
在項目的開發初期,我制定了一份詳細的開發計劃,用于指導整個開發過程。開發計劃交付與了客戶,而答應了的事情就要做到,所以在整個項目過程中,我對進度管控很嚴。我定期檢查功能是否完成,定期和客戶匯報情況,保證了開發進度順利推進。但也由此埋下了禍根,僅僅看需求是否完成,而未關注完成的質量如何。
項目質量出現了許多細節性問題。比如:
1.上線后,客戶那邊發現其中一條主流程都走不下去
2.其中申報功能,系統提示成功。但實際上并沒有真的申報成功,申報后在國家系統無法查詢到
3.打印功能小問題較多,打印獲取的數據錯誤
4.同步數據的功能無法同步或者同步的數據錯誤
5.執行時間過長的功能,數據庫會強制斷開連接
等等問題,就不一一列舉
2.2 反思:
1.進度和開發速度固然重要,但以質量換速度不可取
2.如果開發時間和質量沖突,優先保質量,畢竟你埋下的坑,總是要坑你自己的
3.再困難的情況下,也要保證基本測試
4.時間極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要保證主線功能順利執行
2.3 既要給予信任,也要保持警惕
項目中的三名成員,都是合格的開發,對使用的框架非常熟悉。其中兩名還是基礎版本開發成員,對需求也很熟悉。所以項目中,我放心的把整個項目交給了他們。基于對他們的放心,加上其他項目事情繁雜,對此項目關注度,對他們的關注度就不夠了。
我在項目中給予了他們非常充分的信任,信任他們可以把一切事情都做好。但我沒有在正確的時候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引,項目中出現的困難點,我也沒有幫助他們解決,甚至于沒有給出思路。所有的一切,都靠他們自己完成。我在這個項目里做的,就是對接客戶,催進度。再無第三件事。
2.4 反思:
1.不論什么原因,都要關注到項目成員的狀態
2.給予信任沒錯,但也要適當保持警惕,他們多少會因為經驗問題疏忽遺漏一些問題
3.給予信任,也要給予幫助,不以時間為理由推脫你應該對他們進行的指點和幫助。畢竟現在剩下來一分鐘,以后要花一個小時去彌補
2.5 若無法全局掌控,就指派專人負責
這是我在項目中做的最錯誤的地方。
由于種種原因,我無法掌握到項目的每個要點和細節。而項目中有三個開發。我并沒指明其中某一個來負責整個項目,所有事情都讓他們自己商量。從客戶對接來的問題,我也是僅告知對應的開發。整個項目中,沒有一個人對項目中的每個要點了如指掌。
2.6 反思:
1.手里捏著管理的權利,卻沒有做到管理的事情。是我在這個項目里最大的問題
2.授權!授權!授權!如果自己無法親力親為投入項目管理工作,就授權給團隊某個成員管理權限,讓他代替你去做管理工作
3.管理一人,總比管理多個人輕松,也更有效
2.7 要控制需求,更要控制流程
項目是二次開發、成員對項目很熟悉、項目工作量不大、時間緊。
基于以上原因,我掉以輕心,沒有在項目初期進行項目的設計和規劃,未指定任何開發規范。僅僅告訴開發的同事要多復用,也未檢查他們是否真的復用了。
項目開發中的需求變更,客戶反饋意見,我我都僅僅是告知他們一聲,未做詳細的修改規劃,所有事情都靠嘴說,所有變動都放在了我和他們的腦子里。
對項目上心程度不夠,未對客戶的需求變更做控制和管理。所有變更都壓押給了開發的同事。
整個項目以及其不規范的方式在運行,我也未在其中起到控制作用,項目開發一團亂麻。
2.8 反思:
1.不做設計,不進開發
2.以管理工具指導開發進行,開發過程中所有變更、反饋做記錄
3.控制需求變更,拒絕不合理的需求
4.需求變更規范化操作,統一變更,而不是直接壓給開發
2.9 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要進行code review
整個項目過去了幾乎四個月,我僅僅花了兩個多小時簡單看了下代碼,未指出代碼的任何問題。這也導致出問題后來我花了成倍的時間來處理code review的工作,并且項目成型后的代碼修改困難。
項目開發過程中,也未讓開發間互相進行代碼review,也沒有進行代碼評審會。
其實代碼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最后檢查代碼的時候,發現各種命名不規范、代碼復用不到位、簡單邏輯復雜寫等等。而這些問題,很大一部分都是早期未做規定,未指定人負責項目、未進行早期code review造成的。開發各自為戰,難免造成代碼問題。
代碼質量的問題,淋漓盡致的體現的在項目中,項目中的諸多bug,都是因為代碼不規范引起的。甚至于開發人員自己對自己寫過的東西,都有些拎不清了。
2.10 反思:
1.代碼質量非常重要,代碼越規范bug越少
2.代碼互評能讓開發更注重自己代碼的質量
3.code review非常有必要,越早期的code review越能有效的節省后期的時間
我在其中占有多重的因素
100%
我怎么填坑的
項目上線,問題頻出,用戶不滿。花了8天時間來處理這個問題。幸虧項目不大,我一個人也能夠挽回。
目前暫時解決完畢,我簡單說一下我是怎么填坑的:
1.和開發主流程的同事詳細熟悉了所有需求要點
2.基于我對項目需求的熟悉,我花了三天把所有主流程的所有代碼分析完畢,做出了我認為應該的修改,并實施部署到生產環境測試(這是在給開著的飛機換引擎,但需要U盾才能測試,僅有生產環境的機器有U盾,別無他法)
3.每天花超過12個小時來進行code review 和修改,幾乎每天code review + 修改到凌晨2點多(僅修改了問題較大且影響較小的地方。小問題未修改、牽涉面較廣的地方未修改)
4.每次上班時間的修改讓開發同事坐在旁邊和我一起進行,我進行修改,開發同事在一旁監督。確保我不出錯
5.優化功能點,把我發現的提示問題,和優化點都同步修改進代碼中,確保用戶體驗不要太糟,以期能挽回一些用戶心態
我所吸取的教訓總結
1.先設計,后開發
2.管理權下放,項目中必須有人全身心負責
3.無論什么情況都要進行code review
4.壓縮質量得到的進度保證不可取,開發周期不合理決不答應客戶。否則坑了自己坑了同事,更坑了客戶
山貓案例分析
上面這個真實的項目案例,我們可以看到該項目經理梳理總結的還是比較細致,我暫且以一個旁觀者角度再提煉下從這個項目中發現的最大的三個問題:
1)需求變更頻繁
“由于系統需要對接國家系統,需求方對需求也不甚了解。曾在5月份一個月內需求變更超過8次,都是主流程變更。”
看到沒,如果遇到這么頻繁且影響到核心流程的變更,在正常項目管理過程中是不應該出現的。那么遇到客戶對需求不懂的情況,作為項目負責人應該如何做?
首先可以找公司懂這塊業務或者熟悉此類系統業務流程的人去把關,來引導客戶對需求的理解,確保大家對需求理解一致,且確保需求能夠解決到當前系統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非常重要,否則如果我們自身對需求把握不到重點,那么被客戶牽著鼻子做需求變更就會很頻繁了。
然后是要有變更控制審核的,盡管說這是一個不大的項目,但是發生主流程變更,是應該要求客戶出具書面變更申請的,如果項目有監理,則需要拉上監理一起蓋章簽字確認。
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需求也不是你想變就能變的
2)身兼數職,把自己累成狗,也沒法很好兼顧
“我當時同時負責大大小小4個項目。。2.基于我對項目需求的熟悉,我花了三天把所有主流程的所有代碼分析完畢,做出了我認為應該的修改,并實施部署到生產環境測試(這是在給開著的飛機換引擎,但需要U盾才能測試,僅有生產環境的機器有U盾,別無他法)
3.每天花超過12個小時來進行code review 和修改,幾乎每天code review + 修改到凌晨2點多(僅修改了問題較大且影響較小的地方。小問題未修改、牽涉面較廣的地方未修改)”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之前在某個公司,有的時候真的是這樣,能力越強,公司給你的任務就越來越多,我最高紀錄也是同時負責5個項目,還要身兼大部分的需求工作,好在這幾個項目有部分關鍵節點是錯開的,而且相比這個哥們我也不用參與具體的技術研發這塊。
有的時候要適當學會拒絕,對于項目負責人如果參與項目過程落地環節中的各種細節,會造成一葉障目,看不到項目全局的重點,而且會導致在關鍵節點上失控。
而一旦失控,項目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長時間把自己身體搞到極度疲憊也會讓自己很難長期繼續下去。項目經理應該專注于項目整體態勢的把控,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糾偏措施。
3)信任和檢查
當你同時負責多個項目時,意味著你必須做出選擇,你首先要干的是和項目管理相關的重要事情,其他事情需要盡量信任安排其他的人協助你來處理,哪怕這個人干某件事沒你干得好,你也得接受這種現實情況。
試想一下,如果你不給他人機會去犯錯成長,靠你一人累死累活能干出多大的事情?即便人力資源再緊張,你也要適當學會放手,信任他人,什么代碼Review,修改代碼讓兄弟們自己干,你做好相應的指導和結果檢查即可。
最后,這個案例是否有讓你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從案例分析中,你有收獲到了什么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