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石柱陳氏一脈,為石柱土司家族,剛開始為正六品,后代世襲罔替,加封正五品、正四品、正三品。后來陳氏分為十八房,每一房分一座大山。本文所談的陽宅,小地名:黃瓜屋基,為陳氏老宅。
同行考察的有徒弟羅璟、朱-江、曾-鋒、陳-文、姬常勇、胡文超等人。

陳氏為土司家族后裔,子孫分封了大量土地,請佃客種地,交租子。所以子孫大多財力非常雄厚,其中十五房子孫,家業非常殷實,請地理名家卜選寶地蓋房子,地理先生在家里住了幾個月,漫山遍野的跑了一個遍,最后卜選此地為陳氏的老根據地,陳氏以上院老宅為主體,為正穴,逐漸向左側擴建了偏院,還修建了下院。修完后,陳氏大發家業,大發科甲,地位顯赫。家中常常是車馬盈門
、賓朋滿座、門庭若市。

老宅的左前方二百余米的地方,有一根黃瓜,非常神奇,瓜疼蔓延了近二百多米,一直蔓延到陳家老宅附近,所以此地地名不叫陳家老宅,而叫:黃瓜屋基

上院的老宅和偏院,中間是相通的,只有一個朝門,下院有一個朝門。老宅修建過程中,有地理名師路過,對此地的地形,有一個經典的評價:一發發上天,一敗敗如灰。意思是陳家此支人,輝煌的時候非常輝煌,但是敗家的時候,啥也不剩,歷史證明,該地理先生的評價非常準確。

高山頂部行龍,氣脈剝換成吉星,周圍結作比較多,出現了很多富貴人物,陳氏黃瓜屋基的老宅,為橫結,巽龍入首,穴立丁山癸向,大河癸水逆朝,右水倒左,走酉口。

陳氏老宅橫結在干龍之下,外側以遠處的纏護,倒地木星為樂山

到頭束咽起頂,側面開鉗結穴,鉗中出微乳

微乳前鋪氈展褥,開大坪近一畝地,開陽化氣結穴

龍脈逆水開局,宅前逆水當朝,水逆則能朝注明堂,穴逆則形真意切

卜選寶地的時候,如果想催官催富,必得朝水之地。朝水一勺能救貧,洋洋當面朝,當代出官僚。陳氏修建好此宅后,確實連中科甲,大發家業,轟動一時。所以名師才評價:一發發上天。

未看結穴穩不穩,且看下關回不回。此地最大的缺陷就是下手顧穴無力,甚至有飛走之象,所以名師才評價:一敗敗如灰。
石柱陳氏為同根同源,筆者站在陳氏老宅前,眼前只剩下殘磚爛瓦,和廢舊的木料,不禁感嘆:
數百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
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
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陳益峰師傅,穿著解放鞋,在山里行走,滿身泥濘,向路邊干活的老人打聽陳家的歷史

陳益峰師傅,在陳氏老宅附近,向老人打聽陳氏老宅的歷史,該戶人家也是陳氏,所以升起大火,讓我們烤火,村里的小狗也湊過來了

村里的老人,向筆者講解本地的歷史和地理特征

老宅左右兩側都有數重砂手,抱穴緊密,特別是右側有六七重砂手轉頭護穴

鉗中垂乳結穴,左右弦棱清晰,界水分明,穴后有圓凸,氣脈尊貴

左側下手砂,順水奔走之象,古人說:下砂收盡源頭水,兒孫買盡世間田。此地正好相反,何知人家貧了貧,下關空曠不朝墳。陳氏后來家業敗盡如灰,子孫人丁逐漸凋落,現在只有男丁幾個而已,多數都是白丁。

宅前有大河水,不可只論小水,必須以大河水論順逆,此地下手只可勉強 逆兜近處小水,外側大河水,沒有兜住

穴后穴山端正,連起三顆金珠,三臺華蓋,中間羅脈,古話說:前三臺,后三臺,不用讀書官自來。

近處看,四局緊湊,氣脈尊貴,穴情秀麗

遠處看,龍脈橫結,來龍開出的送砂,不斷繞穴,去砂回頭顧穴,藏風聚氣

祿存結穴,左右支腳如瓜斛,四處蔓延,很多支腳一直拖下河中,中間有微微開窩的位置結穴

老宅結在高山頂部附近,就是因為穴后氣脈開始秀麗靈活,周圍人才頻繁出現,至今任然是綿綿不絕,只是不在這一股陳家而已

地之速發者,莫如逆水,但是家族的易興易敗,常常也是逆水之穴,如果下砂疏闊,就是易興易敗,一發發上天,一敗敗如灰。

龍脈側面翻身開局,逆當朝水結穴,力量極大,古話說:不貴逆水之龍,而貴逆水之穴。陳氏家族,當年居住此地,富貴榮華,子孫興旺。
全文完。